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甘肃动态 >> 正文
甘肃新政来袭,点亮科技创新“关键词”

“立足企业所需、聚焦科技前沿、共谋创新发展。”作为第27届兰洽会的重头戏之一,张江·兰白服务企业直通车暨创新成果推介会在兰州开启,来自甘肃省科技厅、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等部门的负责人纷纷“点亮”政策关键词,抛出优势政策这棵“橄榄枝”,谋求与上海张江更深入全面的合作。

紧盯市场前沿,攻克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努力走出去,引进来,这场“云端”与线下结合的推介会是甘肃省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近日,甘肃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干货满满的8个方面39条措施,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车加油助力。

边破边立,平台成为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

4月,甘肃省首批创新联合体正式出炉,涉及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动物用生物制品、能源装备及绿色智慧公路交通等领域。这与《措施》提出的依托中央在甘单位及省属高校院所、大型骨干企业,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培育建设重大科学装置和试验设施、培育建设国家创新基地、重组优化创新平台、支持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平台的理念相得益彰。首批受益的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已在兰石集团正式启动,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有效聚集,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正在被快速突破。 

投入加大,科技创新“有效用钱”

“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少、规模小、集聚度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难以满足重大科学发现和先进技术要求。”推介会上,一位来自高校的老师告诉记者。针对高层次人才“差钱”的困惑,《措施》有的放矢地提出,到2022年,甘肃全省、市、县三级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到2%、1.5%、0.5%以上,到2025年,分别达到2.5%、2%、1%以上。通过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和激励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科研项目等方式,解决全省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不差钱,不等待。今年5月,甘肃省张榜通知了2021年第一批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政策红利再次释放,根据《措施》相关内容,针对制约本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将设立“陇原专项”科研计划,面向国内外实行科研项目“任务定榜、挂帅揭榜”“企业出榜、全球揭榜”的组织方式,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行动,研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大新产品;实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1+N”发布制度,建立“揭榜挂帅”项目库,每年择优立项支持。对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到位经费达到300万元以上的单项横向科研项目,按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待,立项手续即报即办。

提升优势,增加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推动青年人才培育,探索在高校院所实施‘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大力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45岁以下科研人员主持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措施》中,关于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激励的部分成为一大亮点。确保“能人用在关键处”,《措施》同时保障了科技特派员在选派期间,其在派出单位的职务、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保持不变;科技特派员从事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可以取得技术服务报酬或从企业获得股权、期权和分红,为甘肃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为营造鼓励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氛围,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技术交易及资助或风险投资创新创业项目减负,《措施》中提出建立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同时,激励创新主体争取国家科研项目。例如,对高校院所上年度的横向经费(非政府资金)用于科研开发活动达到1000万元以上且增速在5%以上的,按增加额的20%给予奖励,每家奖励额度最高200万元。

2016年,甘肃出台被誉为“黄金三十条”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近4年的运行,甘肃省各级各类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倍增,科技创新红利持续释放,此番新政,推动更多规则开放、赋予更大自主权限、甘肃科技创新事业有望跑出更快速度。


    Copyright© 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发展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电话:0931-2341538 E-mail:zhaij@lut.cn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683号

  现在的访问量是: